宝钢教育奖:由宝钢教育基金会捐赠设立,并设有奖项“优秀教师奖、优秀教师特等奖、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、优秀学生奖、优秀学生特等奖”。用于支持湖南大学教育事业,表彰有突出表现和贡献的优秀学生与优秀教师。
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202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彭晓燕的精彩故事。

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彭晓燕教授以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为使命,扎根教学一线三十六载,用初心浇灌教育热土,以创新培育时代新人。她荣获“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”“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”等多项殊荣,作为202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,她始终以卓越的教育实践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。
坚守育人初心 铸就师者典范
作为拥有36年教龄的资深教育工作者,彭晓燕教授始终将“立德树人”作为教育根本,坚持贯彻“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”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。她主讲的《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》等课程教学评价常年稳居学院前5%,曾获评湖南大学“我心中最敬爱的老师”。在疫情特殊时期,她率先打造线上智慧课堂,创新“讲授+研讨+实践”的混合教学模式,让专业课堂成为启迪智慧的育人阵地。
勇立教改潮头 培育创新人才
面对国家“新工科”建设需求,彭晓燕教授牵头制定“一变五新”行动方案,构建“一体两翼三平台”教学体系。她指导的课程组在湖南省普通高??纬趟颊萄Ь喝腥倩穸冉保贫ㄉ璧摹爸悄?科研+双创”实践平台,培养出大批服务高端装备、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领域的高素质人才。主导的国际化教学改革,通过“百年机械名家讲坛”和海外教授课程双翼联动,助力学生拓展全球视野。
厚植教育情怀 传承师德薪火
曾作为学院党委书记,她组织实施“导师思政能力提升计划”,推动构筑“六位一体”自主育人模式。在青年教师培养中,她践行“德才兼备、师德为先”理念,通过“传帮带”机制培育出一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。创建的“三化”培养体系,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快速成长,所指导的《控制工程基础》教学团队成长为课程思政建设标杆。
润物无声育桃李 春风化雨润心
“学生利益永远高于自身利益”是彭晓燕教授坚守的信条。她坚持“课内严师+课外益友”的双重角色,通过“移动思政课堂”“企业实践课堂”等载体,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。疫情期间,她组织跨学科团队开展云端双创训练,指导学生斩获多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。毕业生中涌现出多名行业领军人才,他们常说:“彭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知识,更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师者的责任与情怀”。
从青丝到华发,三十六载春秋更迭,不变的是彭晓燕教授对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。正如宝钢教育基金会“奖掖优秀人才,力行尊师重教”的宗旨所倡导的,这位躬耕教坛的“大先生”,以永不停歇的脚步,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征程上续写着动人篇章。
来源 | 宝钢教育基金会
编辑 | 唐乐瑶
审核 | 赵震宇